消費者生活中從藥店購買的非無菌棉簽都不是盒裝PU棉簽,只能算生活棉簽,可以用來清潔皮膚、耳朵,但不能用于創(chuàng)口處理。消費者從藥店購買非無菌棉簽,沒有醫(yī)院里的消毒設備與條件,如果直接用于傷口處理,很可能出現(xiàn)創(chuàng)口感染、一直無法痊愈的情況。醫(yī)生建議在無菌棉簽包裝打開超過12小時后,切勿再使用其處理創(chuàng)口,可以用來家庭衛(wèi)生護理或者丟棄。所以棉簽是不能用來直接處理傷口的,平時買無菌棉簽,也不要一次買一大包,小包購買,每一次都拿新的棉簽出來,以免盒裝PU棉簽感染傷口。
盒裝PU棉簽還可以用來拼接小動物,只需要幾根無塵棉簽和幾個毛球,按照圖片上的圖案就可以拼出來,還可以讓孩子發(fā)散思維,拼出自己心中的小動物,肯定是動手又動腦的一項智力開發(fā)活動。如果您的孩子不喜歡拼接出來的平面動物,還可以利用盒裝PU棉簽、小木棒和紙片等制作立體小動物,不過這個過程比較麻煩,需要家長耐心指導,才能制作出可愛又有創(chuàng)意的小動物。
盒裝PU棉簽以45度角進入牙齒與牙齦之間,尖端指向咬合的方向,順著每個牙縫的兩個牙面慢慢滑動,用力不可過快、過猛,牙簽的側面緊貼牙面刮動數(shù)次,最后要漱口,每天一次或每餐后進行。牙簽是一些中老年人的必備品,但如果使用不當就會造成牙齦炎、牙齦萎縮、牙間隙增大而導致牙周疾病。牙簽在牙間有空隙存在的情況下使用,如果牙齦乳頭正常,牙簽只限于用在牙齦溝內,切不可將盒裝PU棉簽用力壓入牙間乳頭區(qū),因為這樣會使本來沒有間隙的牙齒間形成縫隙,食物更容易嵌塞,再用牙簽去剔,久而久之,成為惡性循環(huán),使牙間隙增大,牙齦乳頭萎縮,既造成牙周病又影響美觀和功能。
更有一種說法,剔牙是一種文化,原始人為了消磨時間,吃完東西大家坐在一起剔牙。由于牙齒的生理結構就是那樣,因此世界各地的人們都剔牙,使用的盒裝PU棉簽大同小異,文明發(fā)展以后,牙簽在做工就講究多了,質地出現(xiàn)了金屬的、骨頭的,近代又出現(xiàn)塑料的。在不刷牙的年代里,牙簽的使用率極高,中世紀的歐洲人整日叼著一根牙簽。17世紀時使用牙簽是受教育的表現(xiàn),人們把牙簽放在耳后,以備隨時使用。牙刷出現(xiàn)后,牙簽的使用率大大下降。衛(wèi)生觀念加強后,講究使用一次性用具,于是牙簽又變回木質的,而且為了更有效,變成兩條尖,可以使用兩次。除了剔牙外,牙簽還被用于吃切成塊的水果,插個牙簽在切好的水果上,就用不著用手和餐具去拿,既節(jié)省又衛(wèi)生。但是偶爾有人不小心連牙簽一道吃進去,更偶爾被吃進去的盒裝PU棉簽從消化道進入血管,出現(xiàn)了本文開始的那種很危險的情況。
一根盒裝PU棉簽,可能隱藏了數(shù)萬個細菌,容易病從口入,比如乙肝肺結核等疾病。截至2012年,中消協(xié)發(fā)布消費警示說,國內餐館配備的牙簽許多是三無產品,而國家尚未為牙簽制訂。因此,消費者每次應只選取一支牙簽,用過后即折斷,防止二次污染,使用后扔掉。據(jù)了解,牙簽安全問題在兩個階段可以產生,一是生產階段,由于盒裝PU棉簽制作技術含量低,生產者多為家庭作坊,質量難以保障;二是在使用過程中由于保存不合適,可能造成二次污染。